青貧族
      青貧族 - 失業率飆高造成 青貧族 增加
      
      
      首先是薪資制度破壞。今年新鮮人平均        起薪不到2.5萬元,比往年不但低了5%,甚至比10年前還低。而部分企業採取部分工時、使用派遣人力,取代正職工作,青年求職更不具保障;        「低底薪、高        獎金」也延伸到一般員工,年輕人首當其衝;實施勞退新制,企業可能將退休金轉嫁員工,造成實質減薪、凍薪。
      
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
      
      
      
      
      
      
      
      青年貧窮化理由二,「薪資趕不上物價」。這幾年,實質薪資成長率只有1%,完全趕不上物價上漲率,上班族實質經常性薪資已經出現「負成        長」;現在平均八個青年人養一個老人。
      
      
      理由三,政府任意擴張高等教育,就學與就業無法銜接,「年輕人花了比上一代更多時間與金錢在學校,到了職場才發現學歷不值錢,能力不為企業        所用」。
      
      
      理由四,年輕人心靈貧窮造成「消費破產」。在銀行全面鼓吹下,信用卡使用循環利息累計4600億元,加上預借現金2100億元,現金卡卡債        共2500億元,總共近1兆元的卡債,卻有四成來自償還能力薄弱的六、七年級生。
      
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
      理由五,則是貧窮家庭世襲化,寒門青年不是無法就學,就是尚未畢業就欠下大筆助學貸款,很難翻身。
      
      
      青貧族 - 窮忙「青貧族」!30而立最苦 年所得倒退至17年前
      主計總處調查,去(2011)年30歲以下的青壯        年平均年所得僅41.6萬元,若扣掉稅費、利息支出等非消費支出後,平均可支配所得僅剩35.8萬元,也就是說,每月平均可支配所得還不到3        萬元,比        2010年的42.2萬元、2009年42.06萬元及2008年41.84萬元更低,年輕人所得倒退的問題嚴重,成為「青貧族」,而30至        34歲的壯年        情況更慘,平均年所得55.6萬元,較前年大幅縮減2萬多元,並創下近17年來的新低,所得倒退幅度成為各年齡層最甚。
      
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
      除了35歲以下的年輕人所得大幅縮水,只能勒緊褲帶過生活外,社會的中堅族群35至39歲壯年的平均年所得65.7萬元,也低於15年前水        平,也就是說,總合25-39歲最重要的勞動人口薪資水平表現越來越差。
      
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
      據主計總處調查,去年有所得收入者共1337.3萬人,平均名目所得收入61.1萬元,低於前年的61.5萬元,而最令人擔憂的是,近10        年來的所得收入停滯不前,僅維持在60-62萬元之間。
      
      
      青貧族 - 薪資水準停滯不前甚至倒退
      除了年輕一代薪資水準停滯不前甚至倒退,日前主計總處公布的「家庭收支調查」中,去年所得最高及最低20%的家庭,貧富差距達6.17倍,        創史上第4高,若未計入政府移轉收支(租稅及社福補助等),原始貧富差距則達7.75倍,更是史上第2高。
      
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
      政府喊力拚經濟,但國內年輕人越來越窮、國內貧富差距不僅沒有改善、甚至越來越嚴重,即使        是台灣富豪之一的宏泰董座林堉璘也在今日受訪時表示,全年經濟成長率僅1.66%,景氣真的是到了谷底,再壞下去,大家都沒辦法生活了,也不        知道還能給政        府什麼政策建議,他語重心長表示「建議有用嗎?」
      
      
      青貧族
    
Read More!